粘度是齒輪油的一個重要性能指標,齒輪嚙合速度又是選擇粘度的重要指標。所選減速機齒輪油的粘度,應使潤滑油內摩擦小,使齒輪表面發生磨損及傳動噪音、減小振動等。通過基礎油和粘度指數改進劑來增加減速機潤滑油粘度也是比較常見的方法,其中基礎油的粘度又和分子結構、分子量有關:即平均分子量越大,油品粘度也就越大。礦物型的潤滑油有石蠟基潤滑油、環烷基潤滑油和中間基煉制潤滑油三種。石蠟基原油潤滑油的粘溫性能要優于其它兩種。好的粘指劑要求增粘力高、剪切穩定,具有熱氧化安定性和低溫的特點。粘指劑的剪切穩定性如果不好,在剪切應力的作用下高分子主鏈容易斷裂,降低了分子量,油品也變得很稀,對磨損、油耗等產生影響。如果選用非精制的基礎油和不太好粘指劑,雖調配后可達到一定粘度標準,但粘溫性、剪切穩定性較差,達不到使用周期,所以應避免使用此類潤滑油,要選用基礎油和粘指劑均比較好的質優潤滑油。
如果潤滑油的粘度越大,對齒面的保護力也就越強,對減速機磨損也就越小。但是齒輪油如果粘度過大,磨粒不容易沉淀,也會降低潤滑油對齒面的沖洗作用和吸熱冷卻的效果。但需要考慮的是,粘度一旦增大,會使得傳動阻力增大、齒面溫度升高、消耗功率也隨之增加。普遍而言,粘度增加一個級號,耗能約增加1%~5%,而且油品的穩定性及抗乳化性能都會下降。不過高粘度確實有利于減少噪音,防止滲油和漏油。此外如果是負荷不均勻、需經常啟動且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設備,粘度應稍加高。
總的來說,減速機應采用粘度最適合粘度的潤滑油。對于低速重負荷的大型減速機來說,應盡量選用粘度大的極壓型重負荷齒輪油,因為它比中負荷的齒輪油具有更好的極壓抗磨性、熱氧化安定性、防腐性和防銹性以及優良的抗乳化特征,這樣很容易在齒輪嚙合表面形成化學膜,從而對輪齒表面進行保護,最小限度地減小減速機磨損。